17 Aug 2025
破除迷信|擲茭沒有意義
看清擲茭的本質
擲茭,本身就沒有意義,與天道沒有直接的關聯。
很多人卻習慣把它當作求答案的方式,一次不順心,就換個問法;再不滿意,就繼續丟,直到丟出一個「聖茭」才覺得安心。
但這樣的過程,其實並不是在問神,而是要神明來替我們心裡早就想好的答案點頭。
案例的提醒
在電影《周處除三害》裡,陳桂林連續擲茭九次,最後才下定決心去自首。
看起來像是神明給了他啟示,但若心裡從沒動過「自首」的念頭,他又何必去擲這九次?
這九次,其實只是一次次戳破他心裡的不甘,直到他願意面對:真正下決定的,還是他自己。
現實中也常見類似的情況。
有人想借錢出去賺利息,但又害怕風險,於是跑去宮廟擲茭。七、八間廟都沒有給他聖茭,他就一路換,一路問,直到跑到一間知名的土地公廟,才擲出一個聖茭。
他很高興,立刻把錢借出去,最後果然血本無歸。因為他看的是利息,對方看的是本金。
事後他還跑來對我說:「白老師,你這麼厲害,你能不能幫我跟土地公說,當時是祂答應的,我才借出去,現在是不是應該要幫我把錢要回來?」
聽到這裡,我只能苦笑─這不是信仰,而是把責任推給神明。
真正應該做的事
很多民間習俗,把擲茭看得很重要,卻忽略了其中多半是人為操控。
因為你可以不斷重複,直到結果符合心意。這不是神意,而是執念。
擲茭本身也只是機率遊戲,聖茭、笑茭、陰茭,不過是隨機的落下。若把人生大事交給這樣的方式,最終只會讓自己更迷惘。
我要告訴你:
心若猶豫,十個聖茭也無法保證你會安心;
心若清楚,十個陰茭也攔不住你走下去。
擲茭從來不是啟示,而是讓你看見自己心裡真正的答案。
白老師的真心話
擲茭不能替你決定什麼,答案一直都在你心裡。
與其不斷追著茭跑,不如靜下來,好好修持。
在希夷門,祖師總會提早提醒、提點我們,只要了然於心,經常自我提醒,就能避開許多不必要的錯誤與損失。
不要把責任推給神明,因為能守住你人生的,最終還是你自己。
